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国家不可缺少的经济活动。社会主义社会仍需大力发展商品生产,这是对外贸易继续存在的客观条件。合同一旦订立,便对当事人双方均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因此,交易合同的磋商、订立、履行是现代对外贸易活动的主要内容。对外贸易的产生是与人类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密切相关的。
对外贸易定义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是特指国家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这是立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去看待它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贸易活动。因此,提到对外贸易时要指明特定的国家。如中国的对外贸易等;某些岛国如英国、日本等也称对外贸易为海外贸易。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泛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它既包含着有形商品(实物商品)交换,也包含着无形商品(芝务、技术)的交换,又可称为世界贸易(World Trade)。
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经济活动就是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性质和特征受社会生产方式所制约。从历史上看,对外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第三次大分工即商业成为独立部门和国家的形成,因此古代的对外贸易是奴隶社会的产物。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生产力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生产很不发达,这就使当时的对外贸易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①由于国际分工尚未形成,一国的对外商品交换仍以国内社会分工为基础,对外贸易与国内商业并无本质区别。
②投入对外贸易的产品在社会总产品中只占很小比重,而且对外贸易活动具有明显的地区局限性。
③商品结构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专供统治阶级享用的消费品和奢侈品,奴隶本身也是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商品。
④有能力从事对外贸易的主要是大商业资本,它们组织武装的船队和陆上商队,不仅为了自卫,而且也进行掠夺,因此古代的对外贸易经营往往与暴力相结合。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对外贸易促进了西欧国家的原始积累,因此,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之一。到了资本主义时期,产业革命建立起机器大工业,使生产社会化超越国界,形成了国际分工。这时对外贸易摆脱了地区局限性,获得了高度发展,开始成为世界贸易。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外贸易从海外获得廉价的原料和粮食,使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要素变得便宜,同时又因有国外市场而得以扩大生产规模,这一切都导致利润率的提高。发展对外贸易无疑是资本主义加强剥削的一个基本条件,但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资本的积累,提高了资本有机构成,结果又会使利润率下降。
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国家不可缺少的经济活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因为生产力的进步使生产国际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同时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深化,使得资本主义国家更加需要国外市场,更加依赖对外贸易。在帝国主义条件下,资本输出有了重大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外贸易地位的降低,资本输出反而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增长。垄断组织不仅操纵了宗主国的对外贸易,也控制了殖民地附属国的对外贸易,成为它们进行不等价交换、攫取垄断高额利润的重要手段。
社会主义社会仍需大力发展商品生产,这是对外贸易继续存在的客观条件。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和实现产品在物质形态(使用价值)上的转换,从而有助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技术改造,有利于社会再生产协调地进行。发展对外贸易符合社会主义大生产的要求,也适应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历史趋势。
掌握对外贸易的自主权是发展中国家争取经济独立的一项重要前提。发展中国家必须结合国际经济秩序破旧立新的斗争来发展对外贸易,才能对民族经济的增长起积极的作用。
现代对外贸易活动主要包括交易条件的磋商以及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贸易方式不同,磋商或确定交易条件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任何贸易方式,都必须订立买卖合同。合同一旦订立,便对当事人双方均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因此,交易合同的磋商、订立、履行是现代对外贸易活动的主要内容。
对外贸易政策基本上分为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两大类,它反映着一国统治阶级的利益。政策属于上层建筑,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不论是自由贸易还是保护贸易,只要有利于进步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巩固,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便具有进步性。因此,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阶级实质和作用,必须进行具体的分析。
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形式是什么
1、发展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所以又称进出口贸易。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的总和形成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是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渠道和主要内容,也是联结国际分工参与国的共同纽带。
2、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国际间的资金流动是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内容,它包括输出和输入两个方面。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金的国内需要量很大,能提供给国外的资金十分有限。所以,虽有少量的资金输出,但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对外资金交流主要是利用外资。
3、开展对外技术交流。
引进先进技术是指引进国外先进的成套设备或器材,以及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经验。通常把前者称为“硬件”技术,后者称为“软件”技术,两者的引进往往结合在一起。它是技术商品化、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引进先进技术,属国际间的技术交流,是进口贸易的一项基本内容。
扩展资料:
必要性
1、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由于资源约束以及其他原因,社会主义国家不可避免地会在某些产品上出现“短缺”,需要用进口来弥补;同时,本国的某些产品也为国际市场所需要,通过出口可以换取外汇,用以购买国外产品。这样,通过国际贸易,就能取得本国经济协调发展所需的物资,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2、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一要有尽可能多的资金,二要有适用的技术和设备,三要有合格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四要有来自多方面的经济信息。发展对经济关系有利于在短时期内获得这些条件,从而使社会主义国家不走或少走弯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请问国际贸易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二、国际贸易术语简介 三、国际贸易中的付款条件 四、个案分析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一 国际贸易的含义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二 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 对外贸易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有剩余的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 二是商品交换要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 因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状态,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仅能维持本身生存的需要。因此,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和国家,也就没有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的产生是与人类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密切相关的。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牲畜的驯养和繁殖使生产力得到了发展,产品开始有了少量剩余。于是在氏族公社之间、部落之间出现了剩余产品的交换。这是最早发生的交换。这种交换是极其原始的偶然的物物交换。 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的出现,便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不断扩大,产生了货币,商品交换逐渐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于是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生产力的发展,交换关系的扩大,加速了私有制的产生,从而使原始社会日趋瓦解,这就为过渡到奴隶社会打下了基础。在奴隶社会初期,由于阶级矛盾形成了国家。国家出现后,商品交换超出国界,便产生了对外贸易。 二、国际贸易术语简介 一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宗旨和范围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称Incoterms)的宗旨是为国际贸易中最普遍使用的贸易术语提供一套解释的国际规则 ,以避免因各国不同解释而出现的不确定性,或至少在相当程度上减少这种不确定性。 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互不了解对方国家的贸易习惯的情况时常出现。这就会引起误解、争议、和诉讼,从而浪费时间和费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际商会(ICC)于1936年首次公布了一套解释贸易术语的国际规则,名为Incoterms 1936,以后又于1953年、1967年、1976年、1980年和1990年,现在则是在2000年版本中做出补充和修订,以便使这些规则适应当前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Incoterms涵盖的范围只限于销售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中与已售货物(指“有形的”货物,不包括“无形的”货物,如电脑软件)交货有关的事项。 关于Incoterms,看来有两个非常普遍的特别误解。一个是常常认为Incoterms适用于运输合同而不是销售合同。第二个是人们有时错误地以为它规定了当事人可能希望包含在销售合同中的所有责任。 首先,正如ICC一贯强调的那样,Incoterms只涉及销售合同中买卖双方的关系,而且,只限于一些非常明确的方面。 对进口商和出口商来讲,考虑那些为完成国际销售所需要的各种合同之间的实际关系当然时非常必要的。完成一笔国际贸易不仅需要销售合同,而且需要运输合同、保险合同和融资合同,而Incoterms只涉及其中的一项合同,即销售合同。 虽然如此,当双方当事人同意使用某一个具体的贸易术语时,将不可避免地对其他合同产生影响。举例说明,卖方同意在合同中使用CFR和CIF术语时,他就只能以海运方式履行合同,因为在这两个术语下他必须向买方提供提单或其他海运单据,而如果使用其他运输方式,这些要求是无法满足的。而且,跟单信用证要求的单据也必然将取决于准备使用的运输方式。 其次,Incoterms涉及为当事方设定的若干特定义务,如卖方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或将货物交运或在目的地交货的义务,以及当事双方之间的风险划分。 另外,Incoterms涉及货物进口和出口清关、货物包装的义务,买方受领货物的义务,以及提供证明各项义务得到完整履行的义务。尽管Incoterms对于销售合同的执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销售合同中可能引起的许多问题却并未涉及,如货物所有权和其他产权的转移、违约、违约行为的后果以及某些情况下的免责等。需要强调的是,Incoterms无意取代那些完整的销售合同所需订入的标准条款或商定条款。 通常,Incoterms不涉及违约的后果或由于各种法律阻碍导致的免责事项,这些问题必须通过销售合同中的其他条款和适用的法律来解决。 Incoterms一直主要用于跨国境的货物销售交付,因此,它是一套国际商业术语。然而,有时Incoterms也被用于纯粹国内市场的货物销售合同中。在此情况下,Incoterms中的A2、B2以及任何与进出口有关的条款当然就变成多余了。 二 为什么需要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进行修订? 连续修订Incoterms的主要原因是使其适应当代商业的实践。1980年修订本引入了货交承运人(现在为FCA)术语,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在海上运输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即交货点不再是传统的FOB点(货物越过船舷),而是在将货物装船之前运到陆地上的某一点,在那里将货物装入集装箱,以便经由海运或其他运输方式(即所谓的联合或多式运输)继续运输。 在1990年的修订本中,涉及卖方提供交货凭证义务的条款在当事方同意使用电子方式通讯时,允许用电子数据交换(EDI)讯息替代纸面单据。毫无疑问,为了使Incoterms更利于实物操作,其草拟和表述一直都在改进。 三 Incoterms 2000 在为期两年的修订过程中,ICC尽其最大努力通过ICC各国家委员会吸取了各行业国际贸易从业者的意见和建议,完成了修订稿的多次修改。令人高兴的是,在Incoterms的这次修订期间,ICC从全世界使用者得到的反馈意见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ICC与Incoterms的使用者之间交流的结果产生了Incoterms 2000这个版本,与Incoterms 1990相比看上去变化很小。原因很明显,即Incoterms当前已得到世界承认,所以ICC决定巩固Incoterms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的承认,并避免为了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在修订过程中,ICC尽量保证Incoterms 2000中的语言清楚准确地反映出国际贸易实务。新的版本在下面两个方面作出了实质性改变: 在FAS和DEQ术语下,办理清关手续和交纳关税的义务; 在FCA术语下装货和卸货的义务。我国对外贸易分为哪些方面?
国际贸易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国际贸易的分类也不一样。)1、 以货物的移动方向划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
(1)出口贸易:一国将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运往他国市场出售,称为出口贸易。(Export Trade)
(2)进口贸易:一国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市场销售,称为进口贸易。(Import Trade)
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称为贸易顺差。(也叫做出超)。
出口额小于进口额,称为贸易逆差。(也叫做入超)
(3)过境贸易:凡一国向另一过出口的商品要通过第三国,对第三国来说,就是过境贸易。
2、以国境和关境划分为标准:(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1)总贸易是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所有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入进口;所有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入出口。
(2)专门贸易是以货物经过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所有进入本国关境的货物一律计入进口,所有离开本国关境的货物一律计入出口。
3、以商品的内容划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
(1)货物贸易(Goods Trade)
货物贸易又称有形贸易、商品贸易,指各种有形的、看得见的商品的贸易。
(2)服务贸易(Service Trade)
服务贸易又称无形贸易,指国际间各种无形商品即服务的进出口。
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当中指出,服务贸易是指:参见教材第10页倒数第8—第11行。有4种形式:
①跨境提供:从一成员方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
②境外消费;在一成员方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③商业存在,通过任何在其他成员方的商业存在提供服务。
④自然人移动: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的一成员方自然人的存在提供的服务。
(3)知识产权贸易:是指以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产品作为标的的贸易。
按照WTO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规定:知识产权主要包括:版权(相当于我国的著作权)、商标权、地理标识、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未披露的信息等。
4、以货物的载运方式划分:(陆路贸易;海路贸易;空运贸易;邮购贸易)
分为:
(1)陆路贸易;
(2)海路贸易;
(3)空运贸易;
(4)邮购贸易